湖北汽運公司疫情防控
信 息 簡 報
【社區行】
“大家一定把防護服按照要求穿到位,口罩戴規范,護目鏡不要忘記,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3月10日上午7時,新華街漢庭滯漢人員收治所準備上早班的突擊隊員們忙碌開來,他們將與昨天通宵上晚班的隊員們交接工作。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為收治所進行全面消殺,接待新入駐者,轉出隔離期已滿者,這是突擊隊員們在漢庭收治所的第30天。
此前,漢庭收治所叫漢庭隔離點。疫情防控戰打響后,自2月9日起,漢庭隔離點作為全市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之一,專門隔離新華街所屬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發熱及密切接觸患者,其中疑似患者確診比例一度高達73%,陸續確診比例高達95%。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緊要關頭,一支由湖北汽運公司和新港投集團本部組成的30人的防疫突擊隊,在集團“集結號”吹響后,義無反顧逆行奔赴漢庭隔離點。
這些隊員中,不僅有湖北汽運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沙鵬俊,有公司下屬企業書記和經理們熊凱、汪三春、秦磊、王建軍、程勇祥、黃松,還有更多來自生產一線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朱仁政、蔣駿、張帆……。他們不論職務高低,始終抱著共同的目標,集結在此,戰“役”隔離點。
每天,隊員們不停地轉換著角色,一會兒充當酒店樓道的“消殺員”,一會兒又變成面帶微笑周到細致的“服務員”。剛才還在大廳為患者辦理入駐手續,這時又上樓收集患者日常所需的信息。每天晚上要對樓層逐層檢查,人手不夠時,還要協助醫務人員給疑似病人做核算檢測……“我們一天的工作就是這么充實,但心里壓力大,誰不怕傳染呢?但是我們都是黨員,我們不上誰上?”突擊隊員沙鵬俊笑著說。
在隔離點,隔離了病毒,但是隔離不了愛。除了做好日常本職工作,突擊隊員對隔離區內的病患的關愛是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工作范圍。2月20日,在該隔離點的一個8歲小姑娘剛做完核酸檢測,細心的同志發現她只有一位老人陪伴,隔離點的飯菜不能滿足小孩的營養所需,隊員們立即聯系自己的家人送來了牛奶、雞蛋、飯菜送給他們。
還有一次,在隔離點大門,一位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正等待轉院,天突然開始飄雨。突擊隊員黃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三邀請他到隔離點內躲雨,他都拒絕了。問起原因,這位患者說:“我是一名確診患者,怕進去后傳染給其他人,我還是在這里等吧!”這時,雨越下越大了,黃松迅速跑進隔離點拿出雨傘遞給了這位患者。患者的這一舉動,讓突擊隊員更加堅定了戰“役”到底的決心。
3月7日,隨著一家家方艙醫院的陸續休艙,漢庭隔離點開始收治滯漢人員,同時也正式更名為外地就醫滯漢人員收治所。隊員們用一天時間集中對酒店消殺清理,3月8日一大早,收治所就陸陸續續迎來了一大批滯漢人員,創下了單次收納78人的紀錄。為了保障自身安全,突擊隊員配戴手套、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開始接受人員登記、量體溫、分配房間工作。直到工作結束,大家才感覺到衣服從里到外全部濕透。
這些因為務工、就醫、旅游等滯留武漢者,大部分在漢待了近2個月,遭遇疫情不能回家,拖家帶口,因為長期治病導致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群體,他們都期盼武漢解封,早日回家,對收治所的很多工作帶有抵觸情緒。隊員們只能和他們耐心細致溝通交流,盡最大努力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每天突擊隊員會定時對酒店樓道、電梯等位置進行消殺處理,保障收治所內的環境衛生,讓滯漢者和管理者共享一個“無毒”的安全空間。每當餐食到達酒店后,先由他們拿下車,將分開包裝的餐具、牛奶、雞蛋、飯菜,單獨配成一份一份的,然后對外包裝進行消毒,再送到每一間房間里。在送餐任務完成后,突擊隊員會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自身防護服和防護手套也會進行消毒處理,增加“安全系數”。隊員們的真誠服務也得到滯漢人員的理解和認可。
“我們堅持把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統籌起來解決,講原則不死板,講溫情不推脫,把服務工作做到了滯漢者的心里。”突擊隊員沙鵬俊感慨道,“抱怨者越來越少,理解的人越來越多,隊員們的工作就沒有白費!”
3月7日至3月12日,該收治所累計容納138人(其中隔離觀察人員1人、滯漢人員137人),進行核酸檢測142人(含社區7人)。
目前,武漢疫情防控到了決戰決勝的時刻。“病毒不投降,我們不收兵;疫情不解除,我們不撤離”,隊員們堅信,“只要我們緊緊地戰在‘疫’起,一定能助力武漢打贏這場保衛戰!”。
【巡查督導】
3月13日上午,江漢區紀委巡查人員到取水樓社區檢查工作。檢查值守點值守人員工作狀況,了解各值守點工作開展情況。
3月12日下午,在取水樓社區,湖北汽運公司副總經理龔詩峰帶領候新樂等組員慰問轄區內醫護人員及其家屬。龔詩峰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情況,要求組員們與他們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給他們送生活物資,采購藥品和生活必需品,確保一線醫護人員沒有后顧之憂。
3月13日上午,郵三社區接收到1車居民團購物資,湖北汽運公司副總經理王佑全立即帶領組員們將物資搬運到社區指定地點,并逐一發放到居民手中。
3月13日下午,央視新冠病毒指導宣傳組對郵三社區電信小區的困難戶進行采訪,并拍攝了郵三社區小組組員們的工作鏡頭,宣傳組對值守點嚴格按照規定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及登記等工作表示肯定。
3月12日晚至3月13日中午,云南省愛心企業捐贈的小粒咖啡1車,上海愛心人士捐贈的餅干1車(300件),內蒙古援助的生活物資(油、米、面)3車(96噸),新洲轉運過來800件牛奶,抵達應急物資中轉調運站(金龍倉庫)。
3月13日,滯漢人員收治所轉入23名協和醫院轉出的重癥病人,這批病人大多患有心梗、腦出血等重癥。隨著重癥患者的逐漸轉入,收治點的工作量加大了,組員們的壓力更大,責任也更大。截止到當天16:00,收治點共容納病人94人,且多屬重癥患者。
【汽運公司“抗疫”群英譜】
元月21日,湖北汽運公司投資發展部部長張倩和全家一起回監利老家過年,因疫情蔓延,她被困在監利。在家中,看到同事們的抗疫事跡報道, 她即感動又自責,每天都盤算著早日回到武漢和突擊隊員們并肩作戰。得知公司黨委發出招募第二批突擊隊員的號召后,她如坐針氈,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去一線!
2月14日,是武漢戰疫的最關鍵時刻,也是張倩在老家隔離的第23天,隔離期已過,她當即聯系社區說明情況,社區回復:監利縣全部鄉鎮升級為封閉式管理,返漢通行證明難以開出。她又主動與監利縣防疫指揮部溝通,說明本單位正在參與武漢市疫情防控,并將微信朋友圈中同事們的先進事跡報道轉給指揮部負責人看,同時向其表達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趕赴一線的堅定決心。縣指揮部在了解情況后深受感動,經過研究,決定給予她辦理通行手續。
拿到返漢通行證的當晚,張倩便和老公商量,自己一人獨自返漢,家中兩個小孩和兩位老人就由老公照顧,這樣在武漢她既能夠安心抗疫,也不用擔心病毒傳染給家人。“你放心,不用擔心我們”,老公滿口答應。
2月16日,雪后初晴,天氣異常寒冷。張倩拎著行李獨自站在樓下不敢往樓上看,因為她知道,一對兒女一定站在窗邊看著她,也許他們在向她招手,也許他們在內心哭喊著媽媽……眾多“也許”中的任何一條都會讓她不舍離去,所以她不敢停留,強忍著淚水,頭也不回的拉開了車門,發動了汽車。
返漢途中遇到道路結冰的路段,車只能一點點往前挪。泥土結冰后,堅硬無比,坑坑洼洼的鄉間小路,讓張倩這位女司機體驗了一把越野的感覺。因為路況不好加上非常時期關卡眾多,從監利老家返漢,200公里的路程她足足開了3個小時。返漢沿途共設有各級次防疫抗疫檢查點十余個,每過一個檢查點,都會測量體溫,車輛通行證、行車證、身份證必須核實一一對應。因為是嚴管階段,除了例行檢查外,很多卡點都會詳細詢問返漢原因,每次張倩都需要將返漢原因解釋一次,甚至會拿出微信,翻出朋友圈給檢查人員瀏覽。“我作為湖北汽運抗疫突擊隊員,心里滿滿的自豪!”長途跋涉,她終于趕上第二批抗疫隊伍的集結。
在對口社區,張倩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對群聚在社區門口的非工作人員予以勸阻和對出入居民進行體溫測量、登記。在勸阻居民出社區時,難免碰到社區居民的過激言語和行為,她總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耐心細致的做好解釋工作,遇到難以做工作不聽勸阻的人,她往往能夠找出突破點。在她的值守點,沒有發生一起工作人員與居民的沖突事件。
2月23日下午,社區內一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女強行要求出門給信用卡還款,態度強硬,與值守人員糾結20多分鐘,社區工作人員在一旁小聲提醒,“千萬不能刺激她”。“您的口罩臟了,一定用了很長時間,這樣容易傳染病毒,下次出門記得換上新口罩”,張倩邊說邊將社區提供給值守人員的5個口罩交給她們。收到口罩,母女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在征得社區工作人員的同意后,她護送母女到對面的自助銀行還款,還款后立即返回社區。
平時專注于處理資產投資方面工作的她,在下沉社區的實踐中很快成長為社區服務“全才”。既可以從事值守門崗、測量體溫、后勤保障、社區消殺等工作,也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幫助,幫助居民團購、分發愛心菜、協助生活物資到社區等。特別是在解決居民民生,保障日常生活上,她更是比常人多了一份細心。
3月13日,滯漢人員收治所轉入23名協和醫院轉出的重癥病人,這批病人大多患有心梗、腦出血等重癥。隨著重癥患者的逐漸轉入,收治點的工作量加大了,組員們的壓力更大,責任也更大。截止到當天16:00,收治點共容納病人94人,且多屬重癥患者。
3月5日下午,社區運來了一批愛心菜,取水樓社區小組突擊隊員們以最快的速度將2000余公斤的蔬菜迅速堆放至社區指定位置。由于前兩天下雨,搬運來的愛心蔬菜等物資都淋了雨,有些韭菜和辣椒由于運輸時間長等原因還沒來得及分發給社區居民,已逐漸開始腐爛。韭菜因為腐壞,散發著陣陣惡臭,社區人員紛紛捂鼻。看著這些來之不易蔬菜,張倩覺得如果因為發放給居民耽誤了時間而浪費,著實可惜。下班后,她主動留在社區,開始清理堆積在社區的愛心蔬菜。她對蔬菜上腐壞的爛葉逐一清理,將部分腐壞的韭菜挑揀出來后,再將新鮮完好的蔬菜重新碼放整齊,經過整理后的蔬菜又重新有了看相,“愛心菜”里又多了一份愛心。
每天晚上,張倩都會在微信上向老公詢問家人的情況,并互道平安。她不敢打電話,也不發視頻,因為害怕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看到她的樣子會哭著鬧著要媽媽,更怕自己看到孩子后思念如潮水般涌上來……
贈送社區的愛心物資怎樣分配到居民手中?自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以來,在湖北汽運對口的新華街循禮社區,下沉干部們重點關注社區空巢、獨居、高齡老年人的生活急需,用拖車、購物車載著愛心物資在社區流動配送,肩扛手提將愛心物資送至老年居民家中,將愛心及時傳遞到老年人心里。同時他們還需要維護好配送秩序并做好物資發送登記。
“2樓2號的韋爹爹、4樓3號的周爹爹、6樓1號的但婆婆、7樓1號的孫婆婆……”3月11日上午,在循禮村80號居民樓樓下,循禮小組組長李雯拿著登記表逐一給組員們分配任務,這張登記表上面記錄著循禮社區33戶高齡及特困老人的個人情況及詳細地址。在李雯面前的拖車上整齊擺放著牛奶和水果等,這批生活物資是循禮小組組員們從物資轉運點為社區運回的愛心物資。
領到任務后,循禮社區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翟曙光帶領一班組員進入樓棟,逐一上樓給住在樓上的老人們發放生活物資。“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收到物資的老人們這樣評價循禮小組的組員們。
在封閉管理時期,下沉循禮社區的防疫突擊隊員不僅負責卡點值守、測量體溫、人員勸返、防疫宣傳、情況摸排、小區消毒等工作,也主動為居民提供代購生活物資和藥品、為老人送貨上門,他們是社區居民們的“搬運工”、“跑腿人”。
3月12日19:00,省運社區一批愛心活魚運到社區,組長高錦華考慮到活魚不能放到第二天,當即決定必須馬上分發給社區居民。考慮到免費的活魚容易引起大量居民聚集,組員殷先云提議不在社區群里通知,而是每家每戶送魚上門。
省運社區是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高錦華和殷先云兩位同志硬是抱著一條條的魚,逐層給居民們送到門口,外面的防護衣被魚上的水弄濕了,內衣也被汗水浸濕,一直干到晚上21:30,他們才將所有的活魚全部送出。
當晚,省運小組共為110戶居民送去新鮮的活魚。
供稿:李小強
審核:翟曙光
排版:楊驍
全國服務熱線:
027-83307610 技術支持:優狐